简体字什么时候开始的普及的(中国简体字的推广史)
中国大陆从1956年开始推行简体字。第一次由政府正式公布并成功得到贯彻实施的简体字方案和字表,是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并最终制定出了一个《简化字总表》。现在通用的是1986年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简称《总表》),《总表》曾经颁布过两次,一次是1964年颁布的,文革时期曾推出过《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但很快就遭到反对,于是到1986年6月,国务院又宣布“二简字”停止使用。《总表》共收录了2235个字。

扩展资料历史上推行简体字的曲折过程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他与北京大学教授、文字学者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终于引起蒋介石的关注。蒋介石找来教育部部长王世杰询问,王世杰说:“我个人认为,有的汉字笔画确实太多,应该作些简化,但只能逐步进行。”蒋介石当即指示逐步推行简体字。王世杰委托黎锦熙主持这项工作。黎锦熙向教育部提出了简化1000余字的方案。王世杰认为简化得太多,指示黎锦熙重新挑选三四百个字报教育部审批。


1935年(民国24年)8月21日,王世杰通过国民政府教育部第11400号部令,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个。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9条。《办法》规定:“凡小学,短期小学,民众学校各课本,儿童及民众该物均应采用部颁简体字。”并通知各印书馆。1935年(民国24年)8月21日,王世杰通过国民政府教育部第11400号部令,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个。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9条。《办法》规定:“凡小学,短期小学,民众学校各课本,儿童及民众该物均应采用部颁简体字。”并通知各印书馆。


从1936年1月起,课本、读物不用简体字不予审定。不料,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得知此事后,十分气愤。跑到蒋介石办公室提出异议,说简化汉字十分荒谬,破坏了中国文化。蒋介石作了一些解释,戴季陶仍听不进。在此后的3个月里,戴季陶拒不参加国民党的会议,蒋介石虽觉得他太过分,但由于他是国民党元老,只得让步,下令暂不施行简化汉字。
热门文章
祝孩子六一儿童节快乐的短句|最美时光是童年,欢乐照亮了世界
一花一笑一祝福,欢度六一儿童节;最美时光是童年,欢乐照亮了世界。童年欢歌笑语,健康活泼可爱;德智体美发展,世界因你精彩。用童心看世界,快乐总是一片片的;用童趣过日子,欢喜总是一件件的;用童真待人,愉悦总是一堆堆的。六一儿童节快乐,无论年龄多大,愿你在“六一儿童
菖蒲怎么养护
石菖蒲,有名的药材,对人的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受到大家的喜爱。它原本生长在较为湿润处,那么想要家养的话我们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将它放置在无强光处,保证冬季室温不低于4℃,常年保持盆土湿润,生长期间一月两次施肥,每年春天换盆并且采用分株法进行繁殖。一、光照在石菖蒲的养护过程中
最新文章
凉薯怎么吃最好吃(凉薯怎么吃?)
凉薯,在你们那里它叫什么呢?在广西大多都是叫凉薯,但也有部分地方叫它“沙葛”;广东部分地方还叫它“番葛”;在云南、贵州等地被称为“地瓜”。夏天到了,天气热得让我想每天抱着一个凉薯啃,消暑止渴、清甜爽脆。没错,凉薯我喜欢生吃。很多人对凉薯是有争议的:它是水果还是蔬菜呢?我特地问过我老婆,她也是剥开皮直
加湿器调多少度
加湿器的合适湿度设置 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个人偏好、室内环境、季节以及加湿器的类型。以下是一些建议:一般适宜湿度40%-60%:这是一个广泛推荐的湿度范围,既能避免细菌和霉菌的滋生,又能保持人体的舒适度。根据季节调整冬季:由于暖气会使空气更加干燥,建议将湿度设置在40%左右,以保持空气湿润并避免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