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下肚,女子直接住进了ICU!近期高发
近期气温升高,雨水增多
特别适合野生蘑菇生长繁殖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晒出
在深圳公园、绿道偶遇各种蘑菇的帖子
底下不少评论表示:不认识,别乱吃!







监测数据显示
每年4至10月是
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
最近深圳就有人中招
5月15号
王女士在夜班前到公园爬山散步
游玩过程中
她就看到了路边的白蘑菇
去年
她也在公园摘了蘑菇带回家吃
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于是这次她又摘了几朵
回家煮了一大碗
吃完她就上去夜班了
没想到,过了几个小时后
她的身体出现了剧烈的不适
……
回忆起中毒过程,王女士仍心有余悸:“当时吃了没感觉,吃完上班的时候觉得嘴巴好苦,没胃口,过了好几个小时就开始吐,又拉肚子。”
到了第二天早上下班
王女士的情况越发严重
她便到家附近的社康就诊
一听她描述的情况
医生立即判断王女士
很可能是蘑菇中毒
让她赶紧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看过王女士提供的照片后
医生判断她吃得是
深圳常见的白毒鹅膏菌
又称白毒伞
它可是毒蘑菇界的“头号杀手”

王女士的肝、肾损伤严重,转氨酶最高的时候达到了三千多,而正常人的转氨酶通常在四十以内。在ICU里,王女士进行了四次血液净化,六天后病情逐渐平稳,神志也恢复了清醒,就转到了普通病房救治。住院半个月,王女士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
相关专家提醒
近期气温回升、雨水充沛
野生菌进入生长旺盛期
出行登山在户外须警惕
切勿凭经验采摘山林间的野菌
毒蘑菇种类繁多
仅广东地区就有100多种
它们的外形与可食用蘑菇相似
肉眼难以辨别,极易被误食
市民朋友们请提高警惕
郊野公园里的野生蘑菇请勿摘食
谨防毒蘑菇中毒

那么
如何避免毒蘑菇中毒?
要谨记“三不”原则
▼
■不采摘: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
看起来与食用菇相似的蘑菇更不能掉以轻心。
■不购买:不要在路边摊贩随便购买野生蘑菇,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
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菌,不要轻易购买。
■不食用:不要食用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菌,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避免发生集体中毒事件。
此外,一旦发现误食野生蘑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疑似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
野生蘑菇有风险
千万别乱吃!
【来源:深圳新闻网、第一现场、深圳特区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社交平台】
热门文章
TOPSKYS亮相杭州第二十二届CACLP展会 IVD产品方案大放风采
2025年3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体外诊断试剂博览会(CACLP)在杭州大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企业参展,覆盖体外诊断(IVD)全产业链,涵盖检验医学、输血医学、独立实验室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品展示。作为全球IVD领域的旗舰展会,CACLP通过
江苏本周气温玩“蹦极” 最高气温冲上30℃再跌到10℃
刚刚过去的周末,春色满园,三月花香,正是出游的好时光。本周天气持续晴好,气温不断攀升,预计到26日,本轮升温将达到顶峰,江苏全省最高温度将冲击30℃。明明才入春怎么就“无缝衔接”夏天了?不过周三过后,冷空气重新占据上风,气温又将“恢复正常”。从天气预报来看,24日全省最高温度将超过27℃,而25日和
最新文章
魏家凉皮内现老鼠?四处猜疑不如正视漏洞
“可乐机上有老鼠,就这么水灵灵地喝可乐。”网友这句带着画面感的吐槽,让魏家凉皮一门店的“可乐机老鼠”事件迅速发酵。面对曝光,魏家凉皮承认了“事件属实”,但随即抛出了“怀疑顾客故意为之”的说法,并称门店已报警,同时强调“夜间监控拍活物会报警”。这一连串回应看似完整,但未能解答公众质疑的核心:如果“夜间
小区路面塌陷 社区联动物业48小时修复解民忧
近日,山海一家小区24号楼居民向社区反映,受频繁降雨影响,此前修复过的方砖路面出现塌陷,不仅影响日常通行,还存在崴脚等安全隐患。社区接到反馈后,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查看。经核实,路面塌陷区域约2平方米,因雨水渗透导致基层泥土流失,方砖松动下沉。为尽快消除隐患,社区当即联系小区物业,协商制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