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种虫子看到一只,家里很可能已有一万只(不是蟑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6 15:46:00    

你一定在浴室地漏

或者厨房水槽旁

看到过

长着毛茸茸翅膀的灰黑色小虫

↓↓


这种看着像蛾子的小虫子叫蛾蚋(ruì),也称蛾蠓是自然界中最成功适应城市下水道生活的昆虫。居家最常见的一种叫白斑蛾蚋,因其翅膀上的白色斑点及全身似飞蛾一般的绒毛而得名。


它们是下水道里的腐生清道夫,但同时也是蛰伏在卫生死角里的潜在传染源。


白斑蛾蚋的成虫寿命一般只有短短十几天,它此时的飞行能力很弱,大部分时间只是待在墙壁上一动不动。你在家里看到的成虫只是“九牛一毛”,真正的白斑蛾蚋大军正以幼虫形态隐藏在下水口的管道内,以有机腐烂物质为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白斑蛾蚋就能在你家下水道完成一整个世代的生长发育。


要在藏污纳垢的下水道中成长繁殖并壮大种群,并不是件易事。为此,白斑蛾蚋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生存本领。


白斑蛾蚋的雌虫会将虫卵产在下水管道的管壁上,幼虫孵化后便会开启疯狂的进食模式。它们用锯齿状的口器不断取食下水道中的各种物质,无论是人类的毛发碎屑,还是厨房垃圾的食物残渣,都是它们的美味食物。


蛾蠓身上的疏水结构放大图


在下水道生存的另一大难题,是时不时就会出现的“滔天洪水”。蛾蠓身上有一套神奇的防水系统,秘密就藏在它那满身的绒毛里。蛾蠓体表覆盖的数千根细毛并非装饰,在超高放大倍率的电子显微镜下,这些细毛呈现出精密的构造。每根毛的表面有许多纳米级别的细小沟槽,共同形成了类似荷叶表面的超疏水层。


在水黾和溜蝇等其他逐水而居的昆虫中,也发现过非常相似的精密构造。生活在相同环境的不同生物,选择用同一类构造来适应环境,这就是趋同演化的神奇之处。


不像蚊子,白斑蛾蚋本身不咬人、不吸血,因此不会通过血液传播造成疾病。在这一点上,它比蚊子、臭虫这类家中常客可友好太多了。


然而,白斑蛾蚋的体表构造也会变成病原体的温床。它们常年生活在下水道中,身上难免携带大肠杆菌等细菌微生物。但好在它们的运动能力有限,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下水道里,因此它传染疾病的风险并不大。由于白斑蛾蚋没有造成过群体感染事件,这种小虫子并未被疾控部门列为常规病媒生物监测对象,所以大家平常对它不必过度担心。


这样看来,偶尔从下水管道飞出来的白斑蛾蚋,除了招人烦,没啥实质性的大危害。


如果实在看不惯它的存在,不妨试试这个简单的防治方法定期向地漏倒入半杯食盐与苏打粉混合物,配合沸水冲洗。这种操作能够破坏白斑蛾蚋幼虫赖以生存的酸碱平衡环境,达到简单有效的短期灭杀效果。


想要根治蛾蠓,更好的办法可能是使用阻隔性能更强的地漏——既然没有办法将它们赶尽杀绝,就干脆断掉它们进入室内的通道。





图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3
来源央视网、央视新闻、“科学大院”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楠
责编丨马雯
审核范思瑶
统筹刘鹏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SKYS亮相杭州第二十二届CACLP展会 IVD产品方案大放风采

2025年3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体外诊断试剂博览会(CACLP)在杭州大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企业参展,覆盖体外诊断(IVD)全产业链,涵盖检验医学、输血医学、独立实验室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品展示。作为全球IVD领域的旗舰展会,CACLP通过

江苏本周气温玩“蹦极” 最高气温冲上30℃再跌到10℃

刚刚过去的周末,春色满园,三月花香,正是出游的好时光。本周天气持续晴好,气温不断攀升,预计到26日,本轮升温将达到顶峰,江苏全省最高温度将冲击30℃。明明才入春怎么就“无缝衔接”夏天了?不过周三过后,冷空气重新占据上风,气温又将“恢复正常”。从天气预报来看,24日全省最高温度将超过27℃,而25日和

最新文章

魏家凉皮内现老鼠?四处猜疑不如正视漏洞

“可乐机上有老鼠,就这么水灵灵地喝可乐。”网友这句带着画面感的吐槽,让魏家凉皮一门店的“可乐机老鼠”事件迅速发酵。面对曝光,魏家凉皮承认了“事件属实”,但随即抛出了“怀疑顾客故意为之”的说法,并称门店已报警,同时强调“夜间监控拍活物会报警”。这一连串回应看似完整,但未能解答公众质疑的核心:如果“夜间

小区路面塌陷 社区联动物业48小时修复解民忧

近日,山海一家小区24号楼居民向社区反映,受频繁降雨影响,此前修复过的方砖路面出现塌陷,不仅影响日常通行,还存在崴脚等安全隐患。社区接到反馈后,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查看。经核实,路面塌陷区域约2平方米,因雨水渗透导致基层泥土流失,方砖松动下沉。为尽快消除隐患,社区当即联系小区物业,协商制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