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有个“帮喜团”——看山东青岛市大场镇三河埠村如何引领喜事变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08:05:00    

今年年初,山东青岛大场镇三河埠村的王维叶家里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儿子4月要结婚了。根据村里的规矩,她要提前准备手工制作的喜饽饽、茶果,来招待宾客,这让王维叶犹豫了:如果请人来帮忙,招待费需要另外花费好几百元,若是自己做,实在是工程浩大。

还是邻居提醒了她:“你家不是把喜事跟村里说了吗?到时候咱村‘帮喜团’会来帮你的。”果然,4月初,三河埠村党委书记毕纪花就带着“帮喜团”的十几名成员来到王维叶家里,做茶果、剪喜字,还把新房装饰了一番,大伙儿有说有笑地把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做完了。

“‘帮喜团’没让我多花一分钱,婚礼上还来宣传文明婚俗,我心里别提多感激了。”王维叶告诉记者。

像这样的“帮喜”服务,三河埠村的“帮喜团”在6年间做了40多场,让喜事新办、喜事简办成为当地的婚俗新风尚,并拓展出“红袖三河”志愿品牌。“帮喜团”背后还有哪些暖心的文明事儿?近日,记者走进三河埠村探访。

有喜事,我来帮

讲起“帮喜团”成立之初的故事,毕纪花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概括。

2019年,毕纪花和村里的几位姊妹围坐在一起剪纸时,聊起了村里之前办喜事时出现过的现象:新人房间里的炕曾被踩塌,众人嬉闹着将新郎绑在树上……这些陋习虽已远去,但眼下婚宴的铺张、彩礼的重压、流程的繁琐等问题,让两家人因为办喜事焦头烂额,甚至还会出现因彩礼没谈妥而“棒打鸳鸯”的情况。

彼时,三河埠村村民纪秀云正在筹备儿子的婚事。“老姐,要不你带个头?做咱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毕纪花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婚礼办得简单些,咱身边人都去搭把手,事儿不就成了吗?”

“无心插柳”的提议,促成了三河埠村的第一场新风婚礼。纪秀云家的婚宴从市区酒店“降”到镇上,成本骤减。更动人的是亲家亲手剪出的大红喜字,带着温度贴在婚礼现场。纪秀云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感慨:“多亏毕书记牵线撮合,酒席彩礼都降了,给孩子们省下一万多元。”这次实实在在的减负,让她在成为奶奶后,也欣然加入了“帮喜团”,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这场婚礼之后,毕纪花就召集村里的热心村民,正式成立了“帮喜团”,为村里的喜事“搭把手、省点钱”,让喜事办得既节俭又热闹。

“婚礼前最有可能出问题的就是彩礼没谈拢。”三河埠村有剪纸的传统,为此,毕纪花摸索出一套“剪纸调解法”,把女方的妈妈请到村委会,一边剪纸、唠家常,一边在轻松的氛围里慢慢开导,“谈彩礼的事不能硬来,要润物细无声,把道理慢慢讲进人心里。”

婚事敲定,“帮喜团”成员便挽起袖子来到男方家里,炸茶果、剪喜字、贴窗花,原本繁琐劳累的事在欢声笑语中,化作了一场其乐融融的派对,邻里间的关系也在一场场喜事中愈加融洽。

婚礼当日,“帮喜团”的巧思更是渗透进每个细节:喧腾的锣鼓秧歌点燃气氛;移风易俗主题的新式现场既庄重又清新;精心设计的文明接亲游戏取代低俗婚闹;连酒席餐桌上,都静静摆放着“节俭养德”的倡议书……这些润物无声的“喜事规矩”,随着宾客的欢笑,悄然播撒着文明乡风的种子。

“暖心积分”激励新实践

今年53岁的丁世红是“帮喜团”的骨干成员之一,2023年,她在微信群里看到毕纪花发布的“帮喜团”成员招募的信息后,就立即报名了。“我穿上粉色马甲,往婚礼现场一站,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笑着说,“现在年轻人都外出工作非常辛苦,有了我们‘帮喜团’给他们办新风婚礼,他们就能轻轻松松地回家结婚了。”

在三河埠村,像丁世红这样的热心村民不在少数。但如何让这份热情持续“燃烧”?毕纪花和村“两委”打响了“德育算盘”。

走进三河埠村的“德育银行”,货架上洗衣粉、卫生纸等生活用品标注的不是价签,而是“20积分”“50积分”的字样。村民徐存香扬了扬手中兑换的卫生纸说:“参加一次‘帮喜团’活动攒10分,这提纸就是给新人布置婚房挣来的。”截至目前,“帮喜团”成员已参与积分兑换180余次,兑换的生活用品金额达5900多元。

这套“喜事志愿服务+信用积分”的新模式,让村里的文明行为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签订《文明新婚承诺书》积5分,参与移风易俗剪纸活动积8分,担任文明新风宣讲员积15分……“我们还拓展了‘帮喜团’的‘业务范围’,在没有婚礼时,我们就在村里举办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再加上积分兑换的模式,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很高涨。”毕纪花告诉记者,三河埠村还在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商议后,完善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制定了《村规民约三字经》,明确了红白喜事操办标准,并将它们悬挂在三河埠村乡村振兴村史馆的墙上。

“参加‘帮喜团’的志愿服务,给村里的年轻人操办婚礼,我们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丁世红和其他“帮喜团”成员对“德育积分”有着别样的理解,“积分越多,就说明你做的好事越多,要是能有个上千分,那可就是‘文明大户’啦!”

在这种氛围下,“帮喜团”成员从最初的七八名发展到如今的50多名,时常出现在村里各个角落的那一抹粉红,成了三河埠村的文明乡风中最温暖的一道底色。

巾帼力量托起文明乡风

“现在啥都讲个‘品牌’,咱们‘帮喜团’这么受欢迎,能不能也建立起一个品牌志愿服务活动?”毕纪花的想法,在三河埠村的妇女中间激起了涟漪。

“移风易俗工作不可能一下就做成,也不能只做一次,有时候想了很多法子,也不一定就能即刻看到效果。”面对“帮喜团”这棵无心插下的“柳”长成了“大树”,三河埠村“两委”和毕纪花都觉得不能止步于此。于是,在党建引领下,以“帮喜团”为起点,三河埠村“红袖三河”志愿品牌应运而生。

6支“红袖”队伍,像六股彩线,编织出三河埠村的文明图景。“红袖帮喜”延续着移风易俗的暖心服务;“红袖拥军”为军属送去关怀;“红袖妈妈”守护留守儿童的笑容;“红袖助老”穿梭于老人家中;“红袖矛调”化解邻里纠纷;“红袖工坊”则让剪纸等传统手艺焕发新生。从喜事新办到矛盾调解,从儿童关爱到老人帮扶,这些戴着红袖标的妇女,用细腻与坚韧将文明乡风的种子播撒在三河埠村。

“大家好,我是毕纪花,一方有喜,八方来帮,对我们‘帮喜团’来说,帮喜就是对文明新风的温暖传承。”镜头前的毕纪花略显腼腆,但说起移风易俗却目光坚定。今年年初,毕纪花开始用短视频记录“红袖三河”的点点滴滴。“谁能想到,剪一个喜字,就剪出了文明乡风?”“帮喜团”的意外成功,让毕纪花备受鼓舞,在她的镜头下,三河埠村的文明新风正以最真实鲜活的方式被记录着。

从“办一户的喜事”到“整村的文明实践”,从无心插柳的“帮喜团”到枝繁叶茂的志愿服务品牌,如今,一提起三河埠村,不再只说“那里的喜事办得好”,更赞叹“那里的妇女真能干”!(记者 郝凌峰 陈银银)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SKYS亮相杭州第二十二届CACLP展会 IVD产品方案大放风采

2025年3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体外诊断试剂博览会(CACLP)在杭州大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企业参展,覆盖体外诊断(IVD)全产业链,涵盖检验医学、输血医学、独立实验室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品展示。作为全球IVD领域的旗舰展会,CACLP通过

江苏本周气温玩“蹦极” 最高气温冲上30℃再跌到10℃

刚刚过去的周末,春色满园,三月花香,正是出游的好时光。本周天气持续晴好,气温不断攀升,预计到26日,本轮升温将达到顶峰,江苏全省最高温度将冲击30℃。明明才入春怎么就“无缝衔接”夏天了?不过周三过后,冷空气重新占据上风,气温又将“恢复正常”。从天气预报来看,24日全省最高温度将超过27℃,而25日和

最新文章

为跨区域环境损害追责“立新规”!川渝协同机制来了→

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日,川渝两地联合印发《川渝跨区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协同机制》(以下简称《机制》),《机制》的实施将为川渝跨区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提供有力保障。《机制》共13条,内容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办理流程、诉讼衔接、加强协作等方面。在具体操作上,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办理跨

2025年新疆昆仑文化论坛在和田开幕

中新网新疆和田7月2日电 (陶拴科)2日,2025年新疆昆仑文化论坛在和田市开幕。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提供学术指导,和田地区行政公署等单位主办。吸引来自全国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文化实践者参与。论坛围绕昆仑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传承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