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关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7:10:00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锚定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着力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关口”。学校通过探索构建“管理中心+线上服务平台+创业园”的“1+1+N”运营模式,推动形成人才培养、跨界创新、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转化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区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紧扣目标定位

夯实科技成果转化原创根基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学校锚定绿色发展前沿,深度整合多学科优势资源,深耕林业、生态领域,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义强团队通过攻克无醛胶黏剂制备、人造板绿色低碳制造等多个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生物质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为绿色木竹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团队的芦苇绿色建筑家居材料制备技术成果在洞庭湖区相关企业成功转化,特别是在湖南常德、益阳等地建立示范生产线,为当地农业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突出创新项目集群,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态势,依托自身学科特色优势,系统构建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的创新项目集群,推动高质量知识产权培育工作。近3年,学校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00万元,在碳汇、农林、材料、环境等领域培育多个高价值专利项目。通过有效转化,这些成果加快了区域行业企业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速度,为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对接产业发展难题,推动成果精准转化。学校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靶向施策、整合资源、组建团队、攻克难题。如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专家团队以订单式、项目化形式开展有组织科学研究,攻克油茶果机械化采摘多项核心技术,有效填补技术空白,其“油茶果采收”技术成果以23项专利、6484万元达成独占许可,与企业实现“双向奔赴”。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家团队的“低值米制备高纯度麦芽糖浆”技术成果,以一项专利、1000万元达成排他许可。

打通难点堵点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整体效能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畅通成果转化流程。学校专门设立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和专用场所,以要素完备的资源集聚平台,推动构建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体系。围绕成果转化,加强部门职能整合,将分散于校内不同机构科技成果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职能进行整合集中。通过积极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畅通从成果申请、过程管理、推广对接到转化落地的全流程服务机制,有力提升整体服务效能与品质。

健全政策制度保障,激发人员内生动力。为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学校出台了系列文件制度,配套了科研项目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科研资源分配等多项保障措施,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以制度建设为成果转化提供保障。如明确以转让、许可、自行投资方式转化所得净收入的85%奖励成果完成人,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所得股权的85%由成果完成人持股等,并在职称评审、兼职创业等方面给予成果完成人相应支持。

聚力服务优化

营造科技成果转化良好生态

采取引育结合模式,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学校秉持“专人专事专办”理念,着力构建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团队,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采取内培外引策略,着力提升专利转化能力和水平。3年来,学校累计派出100余人次赴校外参加知识产权相关培训,11人获得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书,10人获得专利检索技能、技术经纪人资格证书。学校引进多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协助开展专利转化工作。

构建供需信息平台,提供精准高效服务。学校构建了常态化的成果收集和对接平台体系,按年度对校内专利进行系统分析,并编制专利分级分析评价报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人员深入科研团队走访调研,明晰成果详情和转化意向,建立动态转化资源储备库。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流程长、手续多的特点,工作人员积极行动、主动靠前,为成果团队与受让企业之间的技术沟通、磋商谈判、登记备案等环节提供“保姆级”专业服务。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拓宽成果转化途径。学校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并行的双轨策略,广泛宣传和推广最新科技成果,积极拓展成果转化渠道。一方面,坚持主动出击,积极参加省内外专利转化推介活动,在多地设立知识产权分中心;借助各类权威专业网络平台,多批次发布意向转化专利清单。另一方面,邀请有关政府部门、企业、机构进校洽谈沟通,通过举办签约仪式、开展宣传周等多种形式发布科技成果。近3年,学校通过各类媒介推荐科技成果20余批次2万余项,经网络宣传并促成转化的项目超过千万元。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07日 第05版

作者:仇怡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SKYS亮相杭州第二十二届CACLP展会 IVD产品方案大放风采

2025年3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体外诊断试剂博览会(CACLP)在杭州大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企业参展,覆盖体外诊断(IVD)全产业链,涵盖检验医学、输血医学、独立实验室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品展示。作为全球IVD领域的旗舰展会,CACLP通过

江苏本周气温玩“蹦极” 最高气温冲上30℃再跌到10℃

刚刚过去的周末,春色满园,三月花香,正是出游的好时光。本周天气持续晴好,气温不断攀升,预计到26日,本轮升温将达到顶峰,江苏全省最高温度将冲击30℃。明明才入春怎么就“无缝衔接”夏天了?不过周三过后,冷空气重新占据上风,气温又将“恢复正常”。从天气预报来看,24日全省最高温度将超过27℃,而25日和

最新文章

佛山思贤滘水域成功移出广东十大危险水域名单

在西江与北江交汇之处,2.5 公里长的思贤滘水域以“咽喉要道”“黄金航段” 闻名,却也因航道复杂、通航密集等因素,被贴上“危险水域”的标签。2008 至2013 年,佛山三水辖区超60%水上交通事故发生在东平水道,而其中近七成又集中于思贤滘水域。2013年,思贤滘水域被广东海事局列为十大危险水域之一

天热喜吃凉拌菜,小心这几种蔬菜生吃易感染寄生虫!

一到夏天,不少消费者喜欢吃一些清爽多汁的凉拌菜,但要注意!有些菜可不能“乱吃”!马蹄,别生吃!学名荸荠,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广东等南方地区,见过的朋友都知道荸荠多种植在水田里,所以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被水中一些寄生虫的幼虫寄生,最常见的寄生虫叫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姜片虫幼虫可能会在荸荠的表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