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荷塘月色》《流浪地球》都是AI写的?一个论文检测的黑色幽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8:04:00    

又是一年毕业季

最近在多个社交平台上

关于论文AI率“亮红灯”的帖子引发热议

有网友反映

明明是自己原创的论文

经过系统检测之后

竟被指出AI生成内容比例过高

还有不少大学生

分享了自己降低论文AI率的经历:

有人反复修改

结果导致语句生硬

有人为此不得不舍弃

觉得写得不错的段落

更有甚者调侃

需要故意把论文“写笨”才能规避误判

有媒体将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

和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中的片段

上传至某常用的论文检测系统

结果显示

这两篇经典作品AI生成内容总体疑似度竟分别达到了62.88%和52.88%

这不禁让许多学生担心

自己的论文会不会被误判

从而影响毕业

多所高校检测毕业论文AI率

有大学生花钱“求通过”

据了解,多所高校曾发文对毕业论文AI生成内容进行规范。

2024年,湖北大学本科生院发布通知,宣布在本科毕业学生毕业论文审核过程中试行加入对文章使用生成式AI风险情况的检测,如发现该论文检测结果为“AI代写高风险”,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发文规定,若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生成式AI检测的结果超过40%,学院将向学生发出警示,并要求其自查自纠;学生在收到警示后,需认真修改,由学院统一在相关平台检测通道进行复检。

面对AI率检测的压力,有大学生开始向声称可以提供“降AI率”服务的店家寻求帮助。

这些服务的常用手法包括替换同义词、调整句子顺序,或加入不必要的修饰和口语化表达。部分商家甚至会先用自动化工具初步修改,再少量人工调整。但这种“修改”往往使论文语言生硬,学术性降低,对降低AI率效果有限,有时反而弄巧成拙。更严重的是,学生“花钱包过”,还可能面临诈骗和隐私泄露风险。记者还注意到,一些服务商为求快速,甚至可能直接拼凑替换其他来源的文字,这可能导致论文陷入更严重的抄袭问题,使查重率大幅上升。近日在采访中,多名学生向记者讲述了花钱“踩坑”的经历。其中有的花800元购买服务,论文AI率未降,反被对方拉黑;有的修改后的论文查重率反而飙升,险些影响毕业。

标准尚未形成

AI论文反识别或存在误差

“当前AI率检测是AI技术融入学术领域的初期表现,其标准与技术均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中南大学讲师关耳(化名)分析道。她认为,各高校的探索实践也反映出,在学术层面,一个普遍适用的指导性标准尚未完全形成。“除了标准不一样让人头疼,AI检测技术本身到底准不准,也是个大问题。毕竟,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辛辛苦苦写的原创内容,会不会被机器错怪成AI写的。” 关耳觉得“目前的AI检测技术用起来还有些问题”,给出的结果最好只当个参考,不能完全以此来判断一篇论文的好坏。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目前国内有多个团队正在从不同方向发力,进行AI论文反识别的检测研究。一些学生和专家提醒,AI工具是根据它捕获的海量信息进行的智能分析,但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能存在缺陷,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关耳强调,一篇论文怎么样,关键还是看学生有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原创的东西。据她观察,目前多数高校对于AI生成内容比例超标的情况,处理方式与对待查重率超标这类明确的学术不端问题尚有不同,更多的是引导修改,而非直接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中严厉处罚的代写、剽窃行为,“这种审慎的处理,也说明学术界已认识到AI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存在一定局限性”。对此,有媒体评论称:“你的论文,AI来审判”让学生苦于自证,是缺乏救济渠道、制度执行过于死板所致,更是将工具判断凌驾于人的判断之上的结果。更深层次来说,引入AIGC检测究竟是想禁止学生使用AI,还是引导学生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AI?如果答案是后者,就更应关注是否使用、何时使用、如何使用AI的问题。用硬性规定逼着学生反复修改措辞以降低AI率,甚至用AI降AI,多少有些黑色幽默。

堵不如疏,专家看来,强化师生的AI素养非常重要。不久前出台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专门提出,要制定完善师生数字素养标准,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近两年,众多高校都把人工智能作为通识必修课,不断推动师生AI素养的提升。

让AI做论文“把关人”

你觉得靠谱吗?

评论区聊聊

来源:央视网、大河报、央视新闻、南方日报、新京报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SKYS亮相杭州第二十二届CACLP展会 IVD产品方案大放风采

2025年3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体外诊断试剂博览会(CACLP)在杭州大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企业参展,覆盖体外诊断(IVD)全产业链,涵盖检验医学、输血医学、独立实验室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品展示。作为全球IVD领域的旗舰展会,CACLP通过

江苏本周气温玩“蹦极” 最高气温冲上30℃再跌到10℃

刚刚过去的周末,春色满园,三月花香,正是出游的好时光。本周天气持续晴好,气温不断攀升,预计到26日,本轮升温将达到顶峰,江苏全省最高温度将冲击30℃。明明才入春怎么就“无缝衔接”夏天了?不过周三过后,冷空气重新占据上风,气温又将“恢复正常”。从天气预报来看,24日全省最高温度将超过27℃,而25日和

最新文章

中国天气网:昆明还没入夏呢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立夏节气已至,南方大部已绿意葱葱,夏季的版图正大幅北扩。截至目前,今年我国入夏进程明显快于常年同期,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入夏进程图,看看哪里已跑步入夏,哪里仍春意盎然。夏日版图迅速扩张入夏进程总体快于常年在刚刚过去的谷雨节气,全国平均气温为13.78℃,较常年同期偏

外媒:中国金融政策增强投资者信心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5月9日电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后,中国股市触及一个月高点,这表明,最新刺激措施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缓解了市场对“关税战”带来的担忧。报道称,美国高盛集团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市场波动,提振投资者信心,而且也彰显出中国政府稳定市场预期的决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