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迹20年的水獭归来 周国辉:从“消失的水獭”到“生态晴雨表”的启示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董洁

【编者按】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观点有思想,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
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金塘水獭科普馆展示全球水獭种类及其分布情况(原乡生态供图)
“五一”长假期间,浙江舟山群岛一个新“出道”的科普馆成了小众打卡点的“顶流”——人们争相来到位于这里的全国首个水獭馆,看看一只小兽如何成为生态晴雨表。
“有獭有獭,在河之涘。凌波赴汨,噬鲂捕鲤。”西晋文学家束皙所写的《补亡诗六首》中,就有水獭的身影。诗句让我们仿佛能够看到,岸边的水獭不仅善于游泳和潜水,更是捕鱼的一把好手。其实,自古以来,关于水獭的记载,在中国的古籍文献中并不难找。水獭自古便是中国神秘的水栖捕食霸主,顽强而灵活。然而,最近几十年间,它迅速消失了踪迹。
详情点击>>
潮声丨全国首座水獭科普馆,藏着浙江的生态复兴密码

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从“消失的水獭”到“生态晴雨表”的启示
浙江舟山金塘岛的水獭科普馆近日开馆,虽然没去现场,但我知道作为中国首个以水獭为主题的科普场馆的意义。
我出生和成长在沿海城市,小时候喜欢在江河游泳,经常听大人说水里有水獭,要注意安全。但从来没有看到过水獭原形。还是去年有同志介绍说有一个名叫沈秋的女孩,带着一群年轻人在舟山金塘岛从事水獭保护工作。因为在舟山工作过的情愫,也因为小时候的未解之谜,我请沈秋来省科普联合会作一次水獭保护的科普。得知他们想在金塘岛建一所水獭科普馆,甚是赞同,并同所在地负责同志沟通给予支持,还邀请沈秋在Sci2U年度大会上作了专题分享。我认为,建设这个科普馆,标志着浙江从“水獭绝迹”到“种群复兴”的生态修复之路,其意义远超单一物种保护,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层智慧。我想到了几点。
一是水獭的回归,可以视作生态系统的“活态检验报告”。水獭被称为水域生态的“风向标”,其生存对水质、食物链完整性和栖息地连通性要求极高。浙江曾是水獭广泛分布的省份,但过去30年间因环境污染、捕杀等因素,水獭几乎绝迹。2018年,宁波、舟山沿海地区意外发现水獭踪迹,标志着这一物种在浙江的“重生”。沈秋告诉我,他们在金塘岛幸运发现了至少12只稳定种群,不仅是华东地区最大规模,更验证了当地在开发现代化港口中较好地采取了生态文明和污染治理措施,成功修复了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水獭的回归,如同一份“活态检验报告”,证明了生态保护的实际成效。
二是从“圈养”到“共生”,体现了保护模式的创新突破。传统野生动物保护多依赖隔离式管理,但金塘岛探索的“社区共护”模式打破了这一范式。通过111台红外相机监测发现,水獭与岛民共享空间,仅在昼伏夜出的时间差中实现共存。这种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政府通过水质提升(全岛河流水质达Ⅲ类以上)、打击电鱼等违法行为,为水獭创造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引导社区参与保护,如培训渔民成为监测员、化解水獭“偷食”鱼塘的矛盾,甚至将冲突转化为生态旅游资源。这种“不打扰的守护”,体现了保护理念从“对抗”到“共生”的转变。
三是建立科普馆,使之成为生态意识觉醒的“文化枢纽”。据悉,水獭科普馆的设计巧妙融合了科学性与人文性。不仅通过DNA分析、粪便检测等科研成果展示保护工作的严谨性,更以陶砖脚印、舟山方言故事、剪纸动画等文化元素,重构了人与水獭的情感联结。例如,“獭祭鱼”的古籍记载被转化为互动体验,让公众从科学认知升华为文化认同。这种“故事化科普”突破了传统说教,使生态保护成为可感知、可参与的行动,推动保护意识从专业领域向公众层面渗透。
四是年轻人的公益参与,其打造的浙江样本具有全球价值。沈秋发起成立原乡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并在金塘岛建立水獭保护工作站,进行了多年持续的野外考察、研究、保护和宣传推介,不仅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列入浙江省“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工程,而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将金塘岛列为社区保护地试点,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提供了新范式。生态修复需兼顾科学治理(如红外监测、栖息地连通性研究)与社会协同(如社区共建、产业转型),这群有情怀、有知识并勇于探索奉献的年轻人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然而挑战依然存在。电鱼、农药污染等威胁乃未完全消除,城市化进程可能还在挤压栖息地。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并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如生态旅游、碳汇交易),实现保护与发展的长效平衡。
我想,水獭科普馆的建立,是想告诉我们,生态保护不是“与自然争夺空间”,而是通过科学、文化与社区的协同,重新编织人与自然的命运网络。“有獭有獭,在河之涘”,当水獭重新成为河流的常客,或许正是我们找回生态初心的开始。
谢谢年轻人的爱心付出。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科普公益事业。因为它关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文章
TOPSKYS亮相杭州第二十二届CACLP展会 IVD产品方案大放风采
2025年3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体外诊断试剂博览会(CACLP)在杭州大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企业参展,覆盖体外诊断(IVD)全产业链,涵盖检验医学、输血医学、独立实验室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品展示。作为全球IVD领域的旗舰展会,CACLP通过
江苏本周气温玩“蹦极” 最高气温冲上30℃再跌到10℃
刚刚过去的周末,春色满园,三月花香,正是出游的好时光。本周天气持续晴好,气温不断攀升,预计到26日,本轮升温将达到顶峰,江苏全省最高温度将冲击30℃。明明才入春怎么就“无缝衔接”夏天了?不过周三过后,冷空气重新占据上风,气温又将“恢复正常”。从天气预报来看,24日全省最高温度将超过27℃,而25日和
最新文章
走进深蓝|山东安源种业:以种质创新引领行业进步 单池刺参苗种产量达1000斤
来源:【闪电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日讯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安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海参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级刺参原良种场”,业务范围涵盖海参种质创新、海参良种繁育、养殖生产、成品参加工、海参饲料加工及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进入五月,海参逐渐迎来产卵高峰期。在山东安源
合肥地铁6号线全线列车上线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5月1日,合肥轨道集团发布消息,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迎来新节点 ——全线列车正式上线,标志着6号线一期全面开启动态调试新阶段,向开通运营目标迈出坚实而关键的一步!此外,6号线科学大道站周边道路也于当天清晨正式恢复通行,为市民“五一”假期出行送上了一份诚意满满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