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化需求升级带动供给创新
品质化需求升级之下,科技与政策的协同不断带来新突破。智能科技重构产品逻辑,政策与金融“精准滴灌”,场景升级激活区域潜能。
2025年盛夏,中国消费市场在热浪中奏响创新与升级的交响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3%,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一场由品质化需求升级驱动的供给变革,正在带动消费领域供给创新,不断描绘夏日经济的新图景。
今夏消费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消费者对“清凉”的定义已超越物理降温,转向健康保障与情绪满足。健康属性成为家电消费的首要考量,防晒市场迈入千亿级规模,全场景功能服饰覆盖多元需求。中医药文化饮品成为消暑“新顶流”,折射出消费者对文化认同与疗愈体验的渴求。
文旅消费则体现为“避暑+深度”双线并行。传统避暑城市热度稳增,而小众目的地增速显著,“反向旅游”带动周边业态升级。游戏IP与地域文化融合的沉浸式活动,创造了“场景+消费”新模式,吸引年轻客群深度参与。夜间经济更是向产业化升级,消费时段占比持续提升。
品质化的需求升级与供给创新双向奔赴,科技与政策的协同不断带来新突破——
智能科技重构产品逻辑。家电行业通过AI算法优化能耗与健康功能,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文旅产业融合科技与自然景观,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并深化体验层次,体现技术对传统业态的重塑潜力。
政策与金融“精准滴灌”。商务部开展的“购在中国”系列活动联动多地消费季;文化和旅游部发放消费补贴超5.7亿元;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领域。政策“组合拳”通过降低消费成本与优化企业资金链,双向激活供需两端。
场景升级激活区域潜能。“体育+非遗”“农旅+直播”等模式打破产业边界,构建消费闭环;县域市场依托本地资源开发体验项目,印证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这种跨界融合不仅释放区域经济动能,更推动消费从“短期引流”转向“长期生态”构建。
尽管夏日经济如火如荼,但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一是同质化竞争削弱地域特色。一些地方文旅陷入“千城一面”困局,“想你的风”式营销泛滥引发审美疲劳。高品质度假产品、康养旅游等细分市场供给不足,旅游住宿业标准化体系仍需完善。二是服务能力与监管压力并存。暑期亲子游火爆导致部分景区承载力超负荷,新兴项目面临安全监管挑战。部分地区存在预约系统卡顿、客流疏导不足等问题。此外,消费信心需进一步巩固。
探究夏日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道,需深化改革与科技赋能并进。首先应从结构性改革入手破解同质化问题。各地应立足文化基因与资源禀赋,通过差异化活动塑造地域IP,推动文旅消费从“流量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其次要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消费环境。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增设便民设施、强化安全监管等举措,需形成系统性支持网络。这些细节优化直接关联消费者满意度,是构建“回头客经济”的基础保障。最后要善用科技开拓新增量空间。比如,AR导览、元宇宙夜游等技术不仅是体验升级工具,更是破解景区承载力瓶颈的突破口。总之,要持续通过供需两端协同推进,才能让“热力四射”的夏日经济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冯其予)
热门文章
TOPSKYS亮相杭州第二十二届CACLP展会 IVD产品方案大放风采
2025年3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体外诊断试剂博览会(CACLP)在杭州大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企业参展,覆盖体外诊断(IVD)全产业链,涵盖检验医学、输血医学、独立实验室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品展示。作为全球IVD领域的旗舰展会,CACLP通过
江苏本周气温玩“蹦极” 最高气温冲上30℃再跌到10℃
刚刚过去的周末,春色满园,三月花香,正是出游的好时光。本周天气持续晴好,气温不断攀升,预计到26日,本轮升温将达到顶峰,江苏全省最高温度将冲击30℃。明明才入春怎么就“无缝衔接”夏天了?不过周三过后,冷空气重新占据上风,气温又将“恢复正常”。从天气预报来看,24日全省最高温度将超过27℃,而25日和
最新文章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62622人死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23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以军过去24小时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共导致6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08人受伤。声明表示,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导致62622人死亡、157673人受伤。自2025年3月18日以来的死亡人数